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11月初,株洲突發疫情,金龍大酒店被蘆淞區政府征用為隔離酒店。為守住抗擊疫情的重要戰場和關鍵環節,酒店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蘆淞區委區政府、城發集團黨委關于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從嚴從實從快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酒店黨支部書記、總經理的張水清,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沖鋒在戰“疫”第一線、最前沿,直面風險、精心服務,用責任和擔當守護酒店隔離戰場的“特殊陣地”,實現了防疫“三零”目標。
高效又高質,臨危受命“零失誤”
11月1日晚11點,張水清收到了金龍大酒店將被征用為蘆淞區首批疫情防控隔離安置點的通知,第一批137名隔離人員將在3小時后入住。
防疫隔離工作標準嚴,要求高,時間緊,容不得半點閃失。“越是艱險越向前。上級把任務交給我們,就是對我們最大的信任。”張水清當機立斷,帶領30余名員工從轉移住店客人到房間打掃消毒、從完善隔離設施到定購餐飲食材及防疫物資,從酒店通道設置到應急處理、員工防護,僅2個半小時,讓酒店高效率高質量達到隔離點使用條件,一分一秒也沒耽誤人員接收工作。
▲張水清(左一)與員工正準備餐食
11月10日下午6點,第一批人員全部解除隔離。此時,酒店再次接到蘆淞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任務指令,次日上午11點需接收新一批隔離人員。張水清與員工們顧不上晚飯,從晚上8點半奮戰至次日上午11點,完成酒店13層樓137間客房的清潔、消毒工作,通宵達旦的奮戰確保了第二批隔離人員的按時入住。
用心既用情,貼心服務“零距離”
第二批隔離人員入住后,新難題也隨之而來。這一批人員年齡跨度大,從1歲到70歲,大家對餐食的份量、口味需求不一。張水清第一時間調整菜式種類、區分餐食包裝,通過個性化定制最大限度地滿足隔離人員的“胃”。同時她和員工們每天4點半起床,力求面食當日制作,確保原料新鮮、菜品豐富、搭配均衡,讓防控措施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隔離學生手寫感謝信
得知隔離人員中有很多是第一次離家的學生,在酒店因為害怕、焦慮睡不著,張水清一一電話聯系,通過聊天安撫情緒,為孩子們“壯膽”。其中還有一位特殊的隔離人員——獨自來酒店隔離的7歲男孩小瑞,其父母在醫院接受新冠肺炎治療。市、區、集團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紛紛叮囑要加大關心關愛力度,張水清想方設法、多方聯絡買到玩具、書籍幫助其緩解緊張情緒。氣溫驟降,愛心升溫,是對張水清及其員工們一系列貼心服務最好的詮釋。
▲為小瑞采購的兒童書籍與玩具
提醒加提示,自身防護“零感染”
隔離酒店作為抗擊疫情一線中的一線,酒店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工作也絲毫不能松懈。張水清除了加強學習培訓和日常提醒外,在看到個別員工口罩戴得不規范、沒有正確穿脫防護服時,也會嚴厲批評。那些犯了看似“小差錯”的員工基本都被她認真“教育”過,他們意識到是自身防控措施不到位后,往往會感慨“清姐兇也是溫柔的兇,確實是為了我們好。”
工作人員的防疫安全,是做好隔離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正因為張水清多吹員工“耳邊風”,常講防疫“悄悄話”,大大地提高了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確保了所有員工全程無感染,一路“綠馬”當先。
▲張水清(左六)耐心為員工培訓
疫情之下,戰疫當前,“隔離酒店”四個字,讓很多人望而卻步,而張水清卻用高效的應對、忙碌的堅守、暖心的服務,團結帶領酒店員工在默契配合中時刻守護著防疫工作小小“閉環”,毅然決然地扛起國有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以實際行動迎接戰“疫”勝利的到來。